Q1
二十大報告中,您印象深刻的政策、觀點有哪些?這對分會的工作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王屹: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相關內容。這些政策,更加堅定了我們科技型制造企業的發展信心。
在發展成為制造強國的道路上,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行業將繼續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思路。以南京玻纖院為例,玻纖院將以戰略性新興膜材料產業的迭代創新,以玻纖工業技術裝備產品與服務的轉型升級為落腳點,重點研發新型節能環保膜材料、綠色生產及智能制造技術,矢志成為科技體制機制的探索者、行業技術進步的引領者、藍天保衛戰的貢獻者。
我也希望以南京玻纖院的經驗做法,更好地與中產協及中產協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分會及行業企業一起協同發展,相互促進,將行業和企業做好、做大、做強,讓我們的行業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引擎,推動制造強國建設。
Q2
當前行業面臨怎樣的機遇?行業及企業應如何抓住機遇?
王屹:黨的二十大堅持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思路,綠色化轉型是當前全球產業發展大的時代特征,各國都在積極推進綠色化轉型,符合這種趨勢的產業和產品也將迎來發展機遇,“四個面向”也為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行業站在歷史潮流正確的前進方向上,行業未來的發展擁有著巨大的前景,未來可期。
面對這樣的歷史關鍵時期,行業企業要以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為己任,穩步提升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和競爭力。具體行動包括:一是要強基礎補短板。在新發展階段,補齊短板、做強產業發展基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任務。二是要持續提升質量。通過生產端提高質量標準和生產能力、市場端加大市場質量監管等系列舉措,促進產品質量再上新臺階。三是要營造可持續發展模式。競爭力強、生產效率高的企業要積極主動提高員工待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帶動行業收入水平提高。只有實現了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雙贏”,行業才能長足發展、企業才能基業長青、員工才能生活幸福。
Q3
2022年過濾與分離行業呈現出怎樣的發展特點?
王屹:目前行業處于市場充分競爭狀態,經濟環境影響將帶來行業洗牌,未來將出現“弱者淘汰,強者生存”的行業格局。
2022年為進一步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分會做了一些工作:
政策研究方面:結合過濾行業特點,在工信部《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修訂時,將戰略新興產業產品“中高性能袋式除塵濾料及纖維”進行了指標細化界定,更符合行業產品特點;在工信部修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投資指南(2019年版)》的工作中,將過濾紡織品納入指南重點方向。
科技工作方面:在中國工程院“紡織產業雙碳發展戰略及技術路線圖”項目中,研究了過濾行業針刺工藝的低碳綠色發展情況及工藝路線;積極配合中產協先進技術紡織品創新聯盟建設,推進過濾紡織品作為聯盟重點方向。
標準化工作方面:完成行業標準《機織過濾布》修訂工作,推進行標《工業除塵濾料接縫性能的測定及評價》起草工作,新立項行業標準《聚四氟乙烯縫紉線》;積極推進《咖啡過濾非織造布》《中藥過濾非織造布》《口罩材料透氣性能評價及分級》等團體標準的立項起草工作,以標準化工作為著力點,促進行業科技進步和高質量發展。
Q4
展望2023,分會將做怎樣的規劃?
王屹: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行業目前經濟發展壓力較大,但長期來看,國家對環境保護、潔凈技術的需求是增長的,未來行業增速發展的基本面不會變。因此,這段時期“如何活下去,同時做好儲備,構筑競爭優勢,實現經濟復蘇后企業快速發展”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結合二十大精神,行業未來發展首先要做到“科技創新”,深耕研發,實現產品多元化,例如濾料關注食品、化工等小眾領域,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形成多元產品矩陣,開拓細分市場空間;其次要“加大開拓國際市場”,國內企業產品與海外同類產品對比,生產成本仍占優勢,行業發展要健康持續發展必須參與全球市場,才能打開行業成長的格局。未來國內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行業將角逐出多家做大做強的頭部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提升中國在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賽道上的競爭力和市占率。
2023年分會將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增強行業凝聚力與社會影響力,提高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以促進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宗旨,深化產學研合作,積極舉辦行業技術交流及相關培訓,提升行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此外,針對國際貿易開展相關服務培訓,堅持求真務實,注重工作實效,同時加強政策建議和標準規范工作,增加行業話語權。